地藏莲社 》佛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李明寿

学佛依戒为师应以依法不依人依经典为依据

[复制链接]

3214

主题

3825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1741
 楼主| 发表于 2023-2-6 17:59:52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九个条件:悲体
悲体离厌悲体是什么呢?就是内心非常慈悲,把众生或自己的弟子当成儿女一样,内心根本没有一点隔阂,或执著心,传佛法完全是为了救度弟子或众生。不为钱财、名利,只为了救度一切众生,这才是真正具备慈悲心的悲体。要是没有这种慈悲心,讲的法究竟如法不如法,就有很大的疑问了。
第十个条件:离厌
离厌是什么呢?就是脱离厌烦。例如一个弟子成天总是问问题,吃饭时问,做事时也问。如果师父心里感到非常烦,不想回答,这就是没有脱离厌烦。
离厌就要求师父不能有厌烦,弟子什么时候请教问题,师父就应该非常欢喜地回答。只要是真心学佛的弟子,师父就应该欢喜地回答任何一个问题,这就叫离厌。这十个标准就是师父所具备的条件。
以上所说十点,乃完美的大乘明师之特征。所以,我们不仅在求法前必须以此十点来审查欲依止的师长,若以后当为人师表者,亦应以这些准则勉励自己。
《佛藏经》中告诉我们,邪见过失罪业为十恶业中最重,重于杀生。因为杀生只断一切众生之色身生命;而邪见则断一切众生之菩提慧命。
在正法衰微的当今社会中,但凡有人宣说佛法(无论他是僧是俗还是奸偷屠贩),乃至只是像《金刚经》中所说的为人演说几句偈语,也能为听受的众生种下将来解脱的种子,也是值得我们大家赞叹和随喜的,正如寂天菩萨的《入菩萨行论》中所说:见人行福善,欢喜生赞叹。暗称他人功,随和他人德;倘若有人见到有人说法,不喜反瞋,不生恭敬之心,甚至毁骂侮辱,必欲除之而后快,障碍他人受益,则其后的苦报不堪设想,在《入菩萨行论》这样开示我们:虽仅一刹那,障碍他人德,因损有情利,恶趣报无边。毁一有情乐,自身且遭损,况毁尽空际,有情众安乐
《瑜伽菩萨戒》里,专门为轻毁说法之人的作法列出了一条戒律:若菩萨,轻说法者,不生恭敬,嗤笑,毁呰,但著文字,不依实义,是名为犯众多犯,是犯染污起。
因为在当今很难有能说法圆融无碍、无丝毫错误的圆满善知识了,弘法利生的善知识们也并非个个五眼六通、洞视一切因缘,各具徒众的善知识间如有了对佛法的歧见,严格依据经论进行理性的学习和谈讨才显得更有意义,而不是急着互相攻击,但看他人过,不知自己非,须知内斗一起,则佛法就会更加衰微。
《大宝积经》(郁伽长者会)也如是开示我们:若有诤讼,应当和合。离于恶言,出爱软语。先语问讯,不毁辱他。利益他语,法语时语。不生贪痴,常修忍力,常应正见
《佛说当来变经》原文及白话我是这样听说的。一天,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中,与大比丘众、五百比丘以及菩萨们一起。
那时,世尊告比丘们:将来世中,有比丘因违犯一件事,不能顺从佛法教化,以致令佛法毁灭,不能更好地利益世间。是哪一事呢?就是比丘不护持禁戒、不能安守内心、不修习智慧、放任自己意愿。只求好名声,不顺从佛道教法。不肯勤于思念修行救度世间。就是这一件事,令佛法毁灭。
佛告比丘:将来世中,有比丘又因犯两件事,令佛法毁灭。是哪二件事呢?一、不守护禁戒,不控制内心,不修习智慧。比丘养妻子、养儿女,放任自己的心向。通过作买卖,养活家庭。二、比丘们互相结派,憎恨修持佛法的人,想要陷他们于堕落中。所以他们陷害讲说佛法义理的人,声称是在恭维谄媚。比丘内心犯恶,身行罪恶,外表却假装清白。就是这二件事,令佛法毁灭。
佛告诸比丘:将来世中,有比丘又因犯三件事,令佛法毁灭。是哪三件事呢?一,不守护禁戒,不控制内心,不修习智慧。二、读诵经文时,分不清上句和下句。(有些古文没有标点符号,整篇都连一起)将上面的段落归到下段,将下面的段落归到上段。头尾颠倒,不能明白经文中讲的是什么道理。即使这样,还自以为是。三、有明白人呵责他,他不但不听,反而怀恨在心,声称那人是在嫉妒。将来世中懂得佛法的比丘少,大多不能辨别佛法义理。然而这些比丘们却称声说,经文讲的就是这个意思。就是这三件事,令佛法毁灭。
佛告诸比丘:将来世中,有比丘又因犯四件事,令佛法毁灭。是哪四件事呢?一,将来世中的比丘,虽然舍弃了家业,留在清净处,却不修习佛道。二、喜好游走在世间热闹处,和往来人言谈。想要好看的袈裟、五色僧衣。三、比丘抬着头,装模作样高瞻远瞩,以为这种姿态挺高雅。自认为品德高尚,无人能及。以自己杂碎的智慧,去比较日月光明,认为自己的智慧,可以容纳下日月。四、不能守护以上三事不算,还不守护男根。比丘行走在妇女间,宣说文采,修饰言辞。多用这样的语言,迎合、打动女人心。清净变成了污浊。比丘身行荒乱,正法废弛停滞。就是这四件事,令佛法毁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214

主题

3825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1741
 楼主| 发表于 2023-2-6 18:00:13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告比丘:将来世中,有比丘又因犯五件事,令佛法毁灭。是哪五件事呢?一、或有比丘本为求法,出家修道,但却废黜义理深厚的佛经教理。这些佛经教理,即是十二因缘、三十七道品、大乘经典中深妙莫测的智慧、无极限用智慧救度众生、善巧方便的方法、空无相愿、一切如同幻化一般。二、比丘们要去参与世间事,所以学习起了杂句肤浅的小经。学习起那些破坏真道本源,教人成就事业的书籍。比丘借用这些书籍知识,好容易为人开解世间事,博取人心,令人欢喜,以致成名。三、比丘刚刚听闻佛法,理解还比较粗浅。比丘用这些粗浅的道理,却被人认为运用的奇妙。而深达佛法义理的人,反不被称赞。四、天龙鬼神不以此为喜,他们内心忧郁不安,发言道大法快要灭去,所以才会这样。舍弃了奇妙的佛法教化,反而宣扬那些杂句篇幅。诸天界流着眼泪,速速消逝离去。五、因为这些事,正法渐渐被舍弃,不再有精进修行的人。就是这五件事,令佛法毁灭。
佛告比丘:我灭度后,以上总共这十五件胡乱邪事,令佛法毁灭。何等让人痛心啊!若有比丘想要认真学道,应当舍弃华丽的修饰,不要求成名,质朴地守住真实,宣传佛法正经。佛经典中深深法教,不用多言,只要依照经本宣说,不舍弃正法句章。每每不多的言语中,不要漏失佛法真意。低要求地对待衣服和食物供养。得着美味,不因此觉得味美。得着粗陋衣服,不因此厌恶。衣服饮食或好或差,随施主的心意,不要起瞋恨心或喜悦心。控制住身行、言语、意念,守护住身体各处,不违背佛教。要牢记规范自己一生的行为,不要如做梦一般恍惚度日,醒过来不知道自己在何处。三涂中的苦难,不可称数。
勤修佛法,犹如救自己的头。五戒、十善、无极限的六波罗蜜、四等、四恩、智慧的善巧方法,这些都可以精进修学。虽然没有遇到佛世,但是出家学道,修学所得的,终不白白浪费。安定自己的本心,怜悯顾念一切十方众生,令其蒙受恩典。佛说这部经典时,诸位比丘又是悲伤、又是欢喜。各位比丘前行,向佛作礼离去。
根据《法轮预记》记载佛的预言,佛灭度后,第一个五百年是解脱坚固时期,人人知道修行,皆能得到解脱。第二个五百年是禅定坚固时期,人人都能修禅习定。第三个五百年是塔庙坚固时期,人人造塔修庙作为功德。第四个五百年是多闻坚固时期,人人研究经义,但不注重修行。第五个五百年是斗争坚固时期,末法时代的人,只知斗争,不知修行。就是指现在这个时代的人,处处你争我夺,他非我是,惟我独尊,令社会大众邪正难分,是非莫辨,对佛法的弘传伤害最大。为什么?无非为名为利,乃至于连最好的、最清净的这些虚名也要去争抢一番。
编后语:
四众弟子无论是僧俗,如果能发菩提心,于佛法受持、读诵,为众生演说,都是修行人的正行,符合佛陀了义的教诲、大乘戒律的规定,是大乘修行人三皈依的体现、护持三宝的具体内容和行菩萨道必须集聚的成佛资粮,古今中外皆有例证,更为祖师大德所提倡,在正法衰微的末法时期则尤为珍贵稀有,值得所有的善男子、善女人去赞叹、护持和学习
佛在《佛说未曾有因缘经》嘱咐我们:唯有一事。能报佛恩。何谓为一。常以慈心。以其所解。一切善法。展转开化。乃至一人。令其信心成就智慧。
正如此经所言,我等末法众生,无论僧俗,惟有依教奉行,尽己所能,辗转教化,才堪报答佛之重恩。
《大方等大集月藏经》云:若复出家不持戒者,有以非法而作恼乱骂辱毁呰,以手刀杖打缚斫截,若夺衣钵及夺种种资生具者,是人则坏三世诸佛真实报身,则挑一切天人眼目,是人为欲隐没诸佛所有正法三宝种故,令诸天人不得利益堕地狱故,为三恶道增长盈满故。
《楼房经》中说:若对僧众供养一粒诃子、一勺饮食,未来生中决定不逢疾疫、饥馑、刀兵三大灾劫。
所以,如果我们遇到真一辈子出家修行比丘僧,真诚供养衣食住行,如此都不会生逢恶劫,这在佛经中均有记载。
我们恭敬,礼拜,供养出家人,僧人又叫福田僧,供僧又叫种福田。就犹如我们有种子,但没有田地可种,就没有粮食吃,我们施舍的善根犹如种子,而弘法利生的僧人,就是我们播种善根的福田。他能把我们有限的福报,变为无限的福海。
《入行论》很大篇幅说了正知正念的重要性:心意是行为的先导,护好自心者方能守住菩萨学处,而护心必须要有正知正念。,圆满修证六波罗蜜,如此熏修,信心成就,便得坚固而不退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214

主题

3825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1741
 楼主| 发表于 2023-2-6 18:00:39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多人学法学了很久,信佛也信了很多年,始终不知道怎么样修道、怎么样入道,因为他贪爱心、财色心始终断不了,道始终入不进去。
文殊菩萨说善用其心,如果我们能对治着去观,把财、色关过了,修学佛法的人才入门,才进入悟道。
佛就是我自己,我自己就是佛,心外无佛,这个道理大家一定得深入,否则就是迷信。
什么是修行?时时刻刻注意自己的起心动念,时时刻刻去掉贪瞋痴的念头,看到有成就的人不嫉妒,自己身上有一点缺陷也不自卑,因为万法本来就空,不需要经过分析,拿到任何东西它就是空,回归当下现前一念,本自具足的智慧就是佛!
修行是人生很重要的一件事情。衣服破了,要修补一下;家具坏了,要修理一下;头发乱了,要修整一下;指甲长了,要修剪一下。不管日用、仪容,都需要修理、修补、修饰、修正。乃至锅碗坏了,也要修锅补碗;鞋袜坏了,也要修鞋补袜;人的行为有了偏差、过失的时候,更需要修行。
修行,就是修正行为。修行不一定要到深山里去苦思冥想,也不一定要眼观鼻、鼻观心地自我独修,甚至也不只是诵经、持咒、念佛、参禅。如果天天诵经拜佛,却是满心的贪瞋愚痴、自私执着;不如法的修行,如何会有如法的结果?从目前的现状来看,大部分同修都还停留在信佛、拜佛、念佛这些阶段。信佛、拜佛的目的是为了求平安和福报,而不是改变自己的坏习惯和恶性循环的思想和行为。
在修念佛法门的同修中,大部分只知道每天念佛,甚至是为了每天完成念多少万句佛号,但不知道修行就是要改习气。一旦停下佛号时,还是同样生气烦恼一身病。不知道把修行融入生活中。
真正的修行是改习气,是从心上改掉自己不符合本性的意、言、行,使自己的意、言、行逐渐靠近道,最后达到与本性合一,这才是真正的修行。
我们修行改习气,就是要在生活中一点一滴的小事上去改习气,在花花世界中去修定力,在烦恼之中断烦恼。如果只念佛不改习气,则劳而无功。到头来还是一埸空。
佛性不是修出来的,它本来即是自然圆满的。智慧也不是修出来的,是本性中自然俱全的。
智慧是本性的自然显现,对众生都是平等无别的。如日当空,众皆可见,有障碍者,如云遮日,不显智慧。关键在于我执、我见造成的各种心理障碍。
所谓修行全是针对你头脑中的习气和障碍,当你断掉我执习气时,道也就自然显现了。
所以,修行的过程完全就是破障和改习气的过程。修行就是去分别心,修清静、平等心。
愈不贪着这个世间的人,愈能超越三界,就这么简单!
有一个弟子,在《阿含经》有一段对话,说:请慈悲的世尊开示,一个人修行,要修到什么程度,才算是有所成就?世尊回答:一个修行人,要修到对于娑婆世界一针、一草、一木、一线,任何一种东西都不贪着、都不贪染、都不执着,这样算是一个很有成就的人,看到什么都不贪着,如是看,如是无所看,因为色就是空。
学佛不论修何法门等,总以持戒为本。如不持戒,纵有多智,皆为魔事。修学者必须依佛戒,戒为无上菩提本。如依佛戒,则不论参禅、念佛、讲经,无一不是佛法;若离佛戒,纵参禅、念佛、讲经,亦与佛法相违,入于外道。
若自己另立一套标准,没有不失败的,一定要循规蹈矩。所以经典的教训要记住,理论要明白透彻,然后将这些道理教诲落实在生活上,这称作「修行」。
在这个末法时代,众生贪瞋痴更重,根性更浅。《阿含经》中记载,当年佛讲法时,经常是佛讲几句话,听的人很快就证到了不同的果位。这些话至今原原本本地记录着,我们也看了,或者也懂了。但道理是道理,却法不入心,变不成自己的东西,学了许久还是原地踏步,这就是根性的问题了。
所以佛在不同的时代,给的是不同的主修法门,末法最当机的是净土。自己力量不够了,借助佛的愿力,到净土世界,得与如是诸上善人俱会一处,想不进步都有点点难度了。对于绝大部分人而言,在这个时代,净土是一种最方便、最简易、也最保险的修行法门。净土不是唯一的法门,但是是适合绝大部分人的最简易、最保险的法门。
净土宗有两种:一是专修,一是兼修。专修者,如印光老法师所教,诵阿弥陀经外,惟念一句阿弥陀佛,念至一心不乱,乃至开悟得通,此专修法门也。余亦非常赞喜。兼修者,如前诸祖师,皆是提倡禅净,或净密,或教净等双修,俱无不可。此是随众生根基,不能局定在一处也。
至于学法相宗者,亦可回向往生西方,见弥勒菩萨。如普贤行愿品云:惟此愿王,不相舍离,于一切时,引导其前,一刹那中,即得往生极乐世界,到已即见阿弥陀佛,文殊师利菩萨,观自在菩萨,弥勒菩萨等是也。
但余所修者,以普贤行愿品为主,以此功德回向往生西方,可说教净双修,盖经律论三藏,皆余欢喜研读也。——传贯随侍音公日记(节录)阿弥驼佛!摘自 《末法时期如何如理如法修行集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214

主题

3825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1741
 楼主| 发表于 2023-12-14 19:41: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地藏莲社

GMT+8, 2024-4-28 19:16 , Processed in 0.048438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