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藏莲社 》佛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792|回复: 7

修行人是怎么面对死亡这件事情的呢

[复制链接]

3214

主题

3825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1741
发表于 2023-2-16 16:04: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李明寿 于 2023-12-14 19:21 编辑

修行人是怎么面对死亡这件事情的呢
据记载,秦始皇寻不着的“长生不老药” 俗名叫“太岁”,学名叫“肉灵芝”。但最终,秦始皇没吃到长生药,既没有长命百岁,就连秦王朝也早早灭亡了。
谁都不想死,就连千古一帝都看不透生死,放不下这世上的繁华,可是死亡是每个人的归宿,也是每个人最公平的事情,终点站都是同一个,尽管你再有本事,你都无法拒绝。
人活着健全的时候,根本感觉不到死亡的危险以及恐惧,不知道死是什么,当死亡来临的时候,你已经死了。
中国上下五千年,绝大多数人忌讳谈死,但死却是每个人都避免不了的。虽说好人不长命,祸害遗千年,但好人坏人,终究都要死,穷人并不因穷而不死,富人也不能用钱买命,该死的不该死的,都要死的。
于这世间而言,鲁迅问“公理多少钱一斤”的时候,死亡在说,死亡无处不在,且最为公平。
有人怕死,并且很忌讳死亡这个话题,一旦说到死,则被认为是不吉利的。
死亡是生活的洪水猛兽,是连谈也不敢谈及的禁忌。
但说句不好听的话,死亡并不会因为你躲着他,他就绕开了你,不管你如何对他,他就在你前面不远处,安安静静地看着你,等着你有一天进入他的怀抱。
思考他并与他对话的人,从他的面目之中,看到一点和善,而那些唯恐避之不及的人,偶尔瞥见一眼,看到的却是狰狞的面目,为这面目,他们又被吓得魂不守舍。
庄子快要死的时候,他的弟子们商量,决心一人出点钱,好好厚葬自己的老师。庄子制止了他们:别别别,我以天地做棺椁,日月做连璧,星辰作珠玉,万物当作我的殉葬品,给我陪葬的东西难道还不够珍贵丰厚吗?何必要再破费钱财去添置其它的殉葬品!
弟子们回答说:我们担心乌鸦、老鹰之类的东西啄食先生。
庄子说,在天上被乌鸦、老鹰啄食,在地下被蚂蚁吃,你们从乌鸦老鹰嘴里抢食,然后交给蚂蚁们,这是何其偏心啊。
在庄子心中,一开始世间并没有生命和死亡的概念,只是后来,天地间产生了气,气又演变成了形骸、生命和死亡。
这种生命的演变关系,就如同春夏秋冬四时的运行规律一样,是由一种生命形态到另一种生命形态的转换关系。所以,庄子的生死观中,死亡不是生命的结束,而是生命的开始。
如果活着,完全没有意义,那和死了又有什么区别?为什么有些人死了,却永远地活在了我们心中。
人生就应该无悔,就算明天真的死了,也不会觉得遗憾,这是要懂得活,没有活过的,也无所谓死,不知道死的,也无所谓活不活。谈论死,其实是为了更好地生,因为知道早晚要死,所以才要好好活。
有人活得痛苦,觉得死亡可是一种解脱,这让我想起了作家史铁生,史铁生说:“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情,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不要急,死早晚都是你的,但活的机会却只有一次,所以你先活着,上帝会给你答案,自然也会安排你什么时候离开。
古往今来,历史上留下了许多名垂千古的大好人,也留下了很多被骂得体无完肤的大恶人,留下了很多富可敌国的商人,也留下了许多权倾天下的故事。
有些名人死后,连后代都没了,而人类依旧生生不息。
如此一看,死亡不免有些可爱,也是最公正的了。
这一生空空如也,生不带来,死不带去,我们应该珍惜当下,就像川端康成说的“荒废时间等于荒废生命”。
死亡是人生中不可避免的一件事情。有生必有死,有死必有生。所以面对死亡应该坦然的面对这事。大家都必须经历的一件事情,恐惧、害怕、逃避都没有用。
所以最关键的是:应该有生之年好好的把自己该做的事情做好。比如说,人到中年的话,上有老下有小,是家里的中流砥柱,这个时候就是好好的做好自己的事情,把老人送走,把年轻下一代好好的教育好,抚养成人。这是每一个人应该做的事情。
人生是一个自然的生命过程,当我们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是哭着来的,当我们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是在别人的哭声中送走的。所以在这个两个哭的过程中,我们应该笑,应该坦然的面对。
小的时候我们应该好好的学习,学到更多的本领,做一个对国家,对民族,对别人有用的人。当人到中年的时候,就做一个上对得起老人,下对得起儿孙。就是说人不要虚度了时光,也不要辜负了自己所爱的人。对自己的期待,每天努力的工作,每天努力爱自己所爱的人。再一个现在这个社会。需要每个人活到老学到老,所以必须还得要好学,不断掌握最新的本领,充实的过好自己的每一天。才能不虚度时光,不枉来世界走一趟。
总之,来的时候我们没有选择,但是活在这个世界上的时候我们是有选择的。我们选择的目标就是要好好的过好每一天,努力的工作,努力的学习,努力爱自己所爱的人。尽可能的成为一个对社会,对别人有用的人,对自己这一生要认真修行,老实念佛求生净土,不要枉费了这一生,不要在人间白走了一趟。
佛经上说,生命无常,生命在呼吸之间。据《四十二章经》的记载,一天,佛陀等弟子们乞食归来时,问:“弟子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214

主题

3825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1741
 楼主| 发表于 2023-2-16 16:05:1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李明寿 于 2023-12-14 19:21 编辑

你们每天忙忙碌碌托钵乞食,究竟是为了什么呢?
弟子们双手合十,恭声答道:“佛陀!我们是为了滋养身体,以便长养色身,来求得生命的清净解脱啊。”
佛陀用清澈的目光环视着弟子们,沉静地问道:“那么,你们且说说肉体的生命究竟有多长久?
“佛陀!有情众生的生命平均起来有几十年的长度。”一个弟子毫不犹豫地回答。
佛陀摇了摇头:“你并不了解生命的真相。”
另一个弟子见状,充满肃穆地说道:“人类的生命就像花草,春天萌芽发枝,灿烂似锦;冬天枯萎凋零,化为尘土。”
佛陀露出了赞许的微笑:“嗯,你能够体察到生命的短暂迅速,但是对佛法的了解,仍然限于表面。”
又听得一个无限悲怆的声音说道:“佛陀!我觉得生命就像浮游虫一样,早晨才出生,晚上就死亡了,充其量只不过一昼夜的时间!
“喔!你对生命朝生暮死的现象能够观察入微,对佛法已有了进入肌肉的认识,但还不够究竟。”
在佛陀的不断否定、启发下,弟子们的灵性越来越被激发起来。
又一个弟子说:“佛陀!其实我们的生命跟朝露没有两样,看起来很美丽,可只要阳光一照射,一眨眼的功夫它就干涸消逝了。”
佛陀含笑不语。弟子们更加热烈地讨论起生命的长度来。这时,只见一个弟子站起身,语惊四座地说:“佛陀!依弟子看来,人命只在一呼一吸之间。”
此语一出,四座愕然,大家都凝神地看着佛陀,期待佛陀的开示。
“嗯,说得好!人生的长度,就是一呼一吸。只有这样认识生命,才是真正体证了生命的精髓。弟子们,你们切不要懈怠放逸,以为生命很长,像露水有一瞬,像浮游有一昼夜,像花草有一季,像凡人有几十年。生命只是一呼一吸!应该把握生命的每一分钟,每一时刻,勤奋不已,勇猛精进!
佛教注重把世间一切事物都看作是生灭迁流、刹那不住的无常智,所谓“生死事大,无常迅速”。
人命在呼吸间便生动地表达了这种观念。《神会录》:“生死事大,念念无常。”念念之间感受到无常,就不会虚掷光阴,而抓紧时间努力修行。雪窦禅师有诗赞道:“人命呼吸间,诚哉是言也!(《雪窦语录》卷六)修无常观,遂成为禅者的一项基本训练。
《法句经》中,是佛教中一个著名的故事。死亡令人恐惧,死亡的思考扣人心弦。死亡是每个人都必须面对的事实,必经的“生命最后的成长”。在死亡深处,这个世界的“意义”才开始像泉水一样向我们涌现。
在佛陀时代有一个少妇,名叫乔达弥。她的第一个儿子在一岁左右就病逝了,乔达弥伤心欲绝。她抱着孩子的小尸体在街上奔走,碰到人就问是否有药可以让她的孩子复活。有些人不理会她,有的人嘲笑她,更有的人把她当做疯子。最后,她碰到了一位智者告诉她,世界上只有佛陀一个人能够为她施行奇迹。
乔达弥千辛万苦找到佛陀。她把儿子的尸体放在佛陀的面前,说出了整个过程,求佛陀救救她的孩子。
佛陀以无限的慈悲心倾听着,然后轻声的说:“只有一个方法可以治疗你的痛苦,你到城里去,向任何一户没有亲人死过的人家要回一粒芥菜子给我。”
乔达弥好高兴啊,立刻动身往城里去。她对第一户人家说“佛陀要我从一户没有死过亲人的人家拿回芥菜子。”“我们家已经有很多人过世了。”那个人如此回答。她于是又走向第二家,得到的回答是:“我们家已经有无数的人过世了。”她又走向第三家、第四家……向全城的人家去要芥菜子,最后,她终于悲伤的了解到佛陀的要求是无法办到的。
她只好把儿子的尸体抱到坟场,做最后的道别,然后回到佛陀那里。“你带回芥菜子吗?”佛陀问道,“不!”她说:“我开始了解您给我的教法,悲伤让我盲目,我以为只有我一个人受到死亡的折磨。”佛陀问:“你为什么又回来呢?”她回答说:“请您开示死亡和死后的真相,我身上是否有什么东西是不死的?”
于是佛陀为她开示:“如果你想了解生死的真义,就必须经常如此反省:宇宙间只有一个永不改变的法则,那就是一切都在改变,一切都是无常。你儿子的死亡帮助你了解我们所处的轮回世界是无法忍受的苦海。脱离生死轮回的方法只有一个,那就是解脱之道。”
乔达弥顶礼佛足,终其一生追随佛陀。据说,她在临终前开悟。
死亡是每个人都惧怕的一件事情,我们都忌讳去谈论这件事情,但是就算我们闭口不谈,死亡还是依旧存在。死亡是人一生的终点,每个人都要经历的一件事情。
我们每一个人都希望自己的生命能够长久一些,特别是古代的封建帝王,他们对于长生不老的追求,比任何人都强烈。
一生都在追逐长生不老的方法,甚至在古代有道家炼制出长命百岁的药丸,名为朱砂。
但是在后来随着科技的发展,证实了这种药丸并没有长生不老的作用。那我们人类的生死是否就是命中注定的呢?人类死后,会到哪里去呢?这似乎是值得科学家们去探索的。
随着人类科技的不断进步,人类就有更强烈的欲望去揭开这个世界的谜团,例如人类为什么会诞生在这个世界上?人类为什么会离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214

主题

3825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1741
 楼主| 发表于 2023-2-16 16:05:3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李明寿 于 2023-12-14 19:22 编辑

如果这个问题很好地被人为控制了,那么人是不是就不会离开这个世界了。如果人真的如同佛学所说的,人还会有来世投胎,可能每个人都不会再惧怕死亡。
哪怕我们再经历来世的时候,根本不记得上一世所经历过什么,但至少知道我们并不会就此离开。
爱因斯坦,是我们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他的一生发表了许多奇妙的预言,甚至在临死前还给人类发出了警告。
爱因斯坦曾在他离开人世的时候说过一句奇怪的话,他只是先我们一步离开了这个稀奇古怪的世界。那么,人在死后究竟去了哪里?爱因斯坦猜测,人类或许永远不会死亡。
爱因斯坦临终前说的那句话,我们或许可以理解其潜在含义:哪怕他离开了,他只是暂时的离开,他还会和所有人相见,不过是在另一个时空,不同的时间和空间,至少是人类所无法触碰到的三维空间。
爱因斯坦是这个世界上最早提出在这个宇宙中存在着不同维度空间的科学家。他始终认为,人的灵魂,人的肉体和人的意识是独立存在的个体,只不过某些原因才联系在了一起。但是随着人类肉体的消亡,人的意识和人的灵魂会分开成为独立的个体。最终会漂浮在这个时空中,只不过我们已经看不见了。
爱因斯坦认为,人的灵魂就是脑子中的记忆组。脑电波是一种类似于电波的东西,是由这些记忆组发出来的。人死后,脑电波会一直在宇宙中飘荡,在空气中传播,如果遇到波频一致的人时,信息就会找到新的宿主。
如果我们细心的观察,在婴儿很容易观察到,小孩睡在床上睡着了,没有声音,你看他的面部,一会笑,一会笑一笑。他为什么会笑?也有时候看到恐怖、害怕的样子。
他都表演给我们看,那都是他在梦中见到很奇怪的现象,透一点信息给我们。真的有,不是假的。有些见到了他不说,也许他说话还没说得完全,不说,也许他常常见,司空见惯了,以为这是正常。慢慢长大了,渐渐看不到了,才晓得那不是正常的。
在古埃及,肉体被当成灵魂暂时寄居的一艘船(借喻船是环地中海海洋文明的印记)。——这个说法跟我国民间传说和佛教所说的肉体是“臭皮囊”相通。人死后,灵魂离开肉体,升天。只要能保存肉体不腐烂,并安葬在更接近天的地方,人就有可能复活。
在这种信念的支撑下,有钱有势的法老们才主导出尸体保存技术的开发和金字塔的建造。为我们留下了木乃伊和金字塔两大遗产。
至于灵魂在体内贮藏的地点,埃及人坚定不移的认为是在心脏。他们认为人的思想、愿望和行动都产生自心脏而不是大脑。这种信念清楚地显示在尸体防腐操作过程中。制作木乃伊的过程,他们总是小心翼翼地保留了心脏。而大脑的待遇则是通过鼻子用铁钩取出并扔掉!
在古希腊,人们也认为灵与肉是可分离的,并相信灵魂可以重新投胎的轮回说——这种说法跟古印度的说法极其相似。也有人说两个说法原本就出于一辙——源自印度。因为,据说在古希腊这个说法的倡导者毕达哥拉斯曾经游历过印度,其建立的神秘的秘密组织的形式也借鉴于印度。
然而,至于灵魂到底是什么?在自然哲学产生之前,灵魂被认为来自呼吸。道理很简单,人活着就会不断呼吸,只有呼吸才会给人以生命力——动。不呼吸了,人就死了。而死亡是以呼出最后一口气而结束的——灵魂彻底离开了肉体。
这种信念在希腊语中得到充分体现并保留了下来。希腊词 psyché pneuma(从 pné?, blow)都源自 breath,即呼吸的意思,之后才演变成 "soul" "spirit" ,即灵魂和精神。
至于灵魂——气,被吸进身体后存在哪里,也是两种说法:一说是在心脏。道理也很简单,人活着心脏就一直跳,心脏不跳了,人就死了。而且,人的精神和情绪变化非常充分的体现在心跳的变化上——这与我国古代心主神明和“炁”概念的认识是一致的。
支持这种说法的最主要的人物是亚里士多德。他说:“大脑完全不负责任何感觉。正确的观点是感觉的位置和源泉乃是我们的心脏。”
一说在大脑。虽然早到荷马就知道大脑的存在,但是他从来没有把大脑与“灵魂”联系在一起。最早提到大脑是人思维部位的是公元前五世纪的哲学家阿尔克迈翁。他的这种说法得到了希波克拉底的大力宣传,并保留在他的著作中。另一个伟大的哲学家柏拉图也坚定地支持这种说法。
希波克拉底说:“广为所知的是,我们的快乐、欢乐、欢笑,以及我们的悲伤、痛苦、焦虑和眼泪的源泉,无一不是源自我们的大脑。”
基督教的相关说法广为人们所知,灵与肉那绝对是可以分离的,人死亡后灵魂或可升天堂,或可入地狱,这取决于是不是相信上帝和耶稣。
至于灵魂在体内的定位,心脏是唯一不二之选。
整部圣经凡是与灵魂有关的没有一处提及大脑,都是心脏。
我们知道,广泛流传于我国民间的三世轮回说源自印度,随佛教传入并深深融合和植根于我们的文化写进了我们的文化基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214

主题

3825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1741
 楼主| 发表于 2023-2-16 16:06:0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李明寿 于 2023-12-14 19:22 编辑

到现在,我国民间还有人死后灵魂化成一团火球通常是随烟囱而出飞向天上的说法。就是不知道居住在没有烟囱的房子中的城市人的灵魂是通过什么途径逸出的。
至于,肉体,无论认为是重要还是不重要,除了古埃及被防腐处理得以保存外,大多数的各种葬法,都会在或短或长的时间内回归自然,尘归尘土归土。
人,最关心的是死了以后到哪里去。我们在《地藏经》上看到,像光目女这些孝女、孝子,父母过世,都想知道到哪里去了,地藏菩萨入定把他找到,告诉他现在状况;如果是在恶道,恶道受罪,告诉他,怎么样帮助他家亲眷属脱离六道,教给他修法、方法。
人们害怕未知事物:从人类的进化来说,对于未知的事物保持恐惧,这并不是一个缺点,而是一种保护自己的手段。可谁又能都不死呢?俗话说:黄泉路上无老小,有生就有死,这是自然规律。
是的,人面对死亡的来临,会产生恐惧感。人人都怕死,其实我们经常可以听到这样的话,人越老越怕死,虽然说平常大家都不在乎,都说自己不怕死,而真的当死亡降临到我们身边的时候,都想好好的活着。死,可以说是每个凡人都惧怕的事,包括我,因为我也是个凡人。
第一、怕死是人的本能,年轻人经常会说不怕死,这是因为自我感觉离死亡还很远,而老年人就不一样了,每过一天就离死亡更近了一步,这也是人的一种本能的反应,人死了,一切感觉,知觉的活动也会自然停止,人死如灯灭,没有人知道死亡以后到底会是怎么样,既然死亡是未知的,很自然的就会对死亡产生惧怕,老人心理面更清楚,自己活一天少一天,迈向死亡早一天,这种内心的挣扎可想而知。
第二、死亡意味着孤独,儿孙满堂的老人,子孙绕膝,活得是一种心态,即便是子女对老人不好,那也是自己血脉的延续,看着也踏实,而死亡就意味着和自己的伴侣,子女,孙辈等亲人们决别,然后孤零零的去一个未知的世界,因此对老人来说,害怕死亡,就是无法面对孤独。
第三、无法面对死亡的痛苦,人是有无限想象力的,从身边去世的人,或者经常在电影,电视上看到那些弥留之际的老人,挣扎,呻吟以及亲人的哀号,老人们也会情不自禁的想到自己,这种痛苦和害怕,也由此转嫁到老人自己的身上。
第四、留恋社会的优越性,老人都是从吃糠咽菜的苦日子过来的,千辛万苦的把自己的子女拉扯大,生活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用老人们的话说“社会这么好,我干嘛要离去
所以说,平时不要听谁说自己不怕死,如果真的不怕死,那肯定是没有办法了,有句话叫做好死不如赖活着,尤其是当死亡不断靠近的时候,这个想活着的愿望就更加强烈。
有些人对死亡的恐惧是因为有很多遗憾,很多理想没有完成,很多要做的事情没有去做。中国有句古话,“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俗语,意思指人生下来两手空空,到死时一钱一物也带不走。劝人要淡泊名利知足知止,不可在财物上贪得无厌
很多人对死亡的恐惧来源于别人死时的惨状,恐怖形态,还有血淋淋的场面,其实除了疾病带来的是持续的痛苦,死亡也只是一瞬间的事情,在你还来不及感受死亡的时候,你已经离开这个世界了。所以死亡可以说是不痛苦的事情。
《西藏生死书》中说过:“面对死亡,我们总是有无限的痛苦和迷茫,最主要的是我们忽视了无常的真相。我们多么渴望一切都恒常不变呀,我们总是认为改变是痛苦的,等于损失和受苦。如果发生了,就尽可能麻醉自己。我们没有任何怀疑的去相信,恒常是安全的,无常不是。但是无常就像我们遇到的人,刚开始难以接受,后来相处起来发现他们不恐怖,甚至是友善的。”
所以,了悟无常是我们唯一可以确信的,无论我们经历了多锥心的痛苦,仿佛整个生命都要解体,但是天空依然在那里。
如果我们想了解生死的意义,就必须经常如此反省:宇宙间只有一个永远不变的运行规律,就是一切都在变,一切都是无常的。
我们认识到自己所爱的人死亡,帮你了解我们所处的轮回世界就是无法忍受入苦海。痛苦使你准备学习,你的心已经敞开,迎接真理,你总以为来日方长,却忘了世事无常!
人死了,感知觉活动自然也就停止了,因此没有人知道死亡以后是怎么样的。对死亡的未知,也是人们会对死亡产生恐惧的原因之一。对老年人来说,死亡比年轻人要近的多,因此对于一无所知的“另一个世界”的恐惧,自然也比年轻人要多一些。
死亡会让自己离开家人:死亡意味着和伴侣、子女的诀别,如果家庭关系和睦,对彼此都念念不舍的,自然也会害怕死亡将他们分隔。
所以对于老年人来说,死亡带来的孤寂感,也是让人恐惧死亡的原因。有些老人对死亡的害怕,源于死亡会让自己立即离开家人和朋友,由于对子女家人的牵挂太深,也让老年人害怕死亡。
人的不甘愿让人害怕死亡:正如一句流传的笑话所说的一样,人最害怕的是什么,那就是人死了,钱没花完。赚钱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的生存下去,而连生存的机会都被剥夺了,那么剩下的钱也就失去了意义。
有些人害怕死亡的原因就是因为一些不甘愿的心理,怕自己死的不够有意义。正如许多皇帝都怕死一样,他们不愿放开手中的权利,因而才会害怕死亡。认识死亡,让我们不再执着功名利禄,去追求对生命有益,对灵魂有益的事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214

主题

3825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1741
 楼主| 发表于 2023-2-16 16:06:2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李明寿 于 2023-12-14 19:23 编辑

死亡是自然规律:老人害怕死亡是一种正常现象,如何帮助老年人面对死亡呢?面对死亡第一件事就是要让他们知道死亡是一种自然规律,是不可逆的。
不管你在这个社会上混得怎样,社会地位多高,积累的财富多大,只要时间到了,都会盟受死神的召唤。生老病死是人之常情,没有人可以逃过死神的镰刀,因此认识到死亡是自然规律,可以劝人们认真修行、老实念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释放内心对死亡的恐惧。
所以修行人是随时随地准备面对死亡的。特别是净土宗的修行人,整天都以念佛为主要修行法门,念佛,就是求临终时“阿弥陀佛”接引往生净土,也就是说,随时随地都准备往生的。
你钱再多,也怕痛苦;你权再大,也惧死亡;你友再多,无人代死;你房再多,也睡一间;这个世间谁能碰到如来的正法,那个人是全世界宇宙当中最大幸运的人!
所以,佛陀说,入我门中,绝不贫穷! 出我门中,不见得富有!这句话讲的多得体啊! 只要跨进佛教的领域,这个人一辈子心灵是丰盛的!喜悦的!
痛苦,疾病,不测,生命的危险和死亡都是人生中不可避免会碰到的,并且无法预测何时会发生,所以句子中说如果连这些都无法忍受,那么你就无法忍受生活。这句话应该翻过来理解,不要惧怕这些东西,要永往直前精进修行、老实念佛求生净土。
对修行人而言,死亡等于是再换一个皮囊,因此真正修行人对死亡是没有恐惧的。不过,在临终之前,修行人都会尽量多积德行善,尽量多诵经念佛,因为精进修行就能往生极乐国土,即使不能往生净土,精进修行至少也能投生善道。
作为佛教徒,由于存在生死轮回,因缘果报的教义,对于死亡并不是一了百了的态度,死亡是这个生命阶段的结束,下一个生命阶段的开始,所做的一切行为和想法不会随着死亡而结束,而是会随着一同转世轮回,下一世可能是人,可能是畜生,可能是饿鬼……下一世是什么样的身份就取决于我们造的业了。按照这个理论来讲,对于佛教徒来讲最可怕的不是死亡,而是在轮回当中一遍遍绝望地重复,看不到希望的状态。
当然,这是按照理论来讲的理想状态,作为一个凡夫俗子要做到这种程度当然不易,我还是会害怕死亡:害怕死亡的痛苦,害怕死亡之后父母会伤心难过,害怕死亡之后看不到我爱的所有人。
生命来自于泥土,终将归于泥土,乃是生命最直接的形式无中生有,有归于无,则是生命亘古不变的循环。天地有阴阳之界,万物有阴阳之分。
天地的阴阳诞生出生命的灵魂,情爱的阴阳则孕育出芸芸众生。生之为阳,亡之为阴。生者有欢有乐,有名有利亡者魂无所归,魄无所寄。世人于名,于利,于美,虽然恋而不舍,最终却不得不舍,也不能不舍。
常听说这样一句话:“世间唯死亡最公平,无论贫富贵贱,任何人都避免不了。”都说活着不易,可真正不畏死的人少之又少。即便佛说来世轮回,多少人还是求神拜佛希望自己健康长寿。那么,学佛人该如何看待死亡呢?佛又是如何说的?
《增一阿含经》中记载如是一则故事: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之时,佛门双贤舍利弗、目犍连已灭,佛年近八十,许多比丘僧甚至佛陀自己大限将至。
死亡,不再是一门修行课程,而是摆在他们面前必须考虑的事。
一天,佛对诸弟子说:“汝等当修行死想,思维死想。”岁月不饶人,咱得面对现实了。
其中有弟子回答:“我们已经这么准备了。”佛问:“那你们是怎么做的?”
一弟子回答:“如果生命将到尽头,我会按自己的意欲生活七日,其余时间则修行佛的七觉意法,以让自己死后无恨。
世尊,我就是这样想的。”
六道里面决定是「独生独死」,谁在支配?我们自己的业力在支配,自己一生造作的善恶业,而业里面决定不能够轻忽了念头。这个念头,一个念头生,一个念头灭,念念在造业。
一念善,果报在三善道;一念恶,果报在三恶道,这个念头刹那不断。
所以我们讲造这个六道生死之业,这一天造多少?何况一年,何况这一生,何况过去生生世世,真的是不得了。
这个业力在牵引你到哪一道去投胎,去受报,不是其他的力量。即使家亲眷属再恩爱,两个人的念头不相同,两个人造的业不一样,在六道里面受的果报也不相同,所以还是「独生独死」,「独去独来」。「苦乐自当」,你的善业成熟,那就是乐果;恶业成熟了,就是恶报,这是自己承当,自己要受,自作自受,「无有代者」。
从现代医学的角度来说,当外表的呼吸完全停止,心脏不再跳动之后,大脑的细胞也彻底死亡而不会再运作,但从佛法的角度就不是这样看。
佛教认为:当外表的呼吸停止之后,人就进入一种昏迷的状态,虽然心跳停止了,但内在的功能并没有完全消失,此时,旁边的人说话、念经的声音都还能够听见。
临命终时,你往什么地方去,决定在你临终最后那个念头。临终一念起贪心,饿鬼道去了;临终一念起瞋恚心,地狱道去了;临终迷惑颠倒,畜生道去了;临终最后一念是“阿弥陀佛”,决定往生西方。
我们怎么能保证,将来最后这一念是“阿弥陀佛”?唯一的方法是自己要真修——不但要精进念佛,还要认真修福,这一点非常之重要。人不能没有福,福我们平常要修积,什么原因?凡是往生的人,无一不是大善大福,善福才能往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214

主题

3825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1741
 楼主| 发表于 2023-2-16 16:07:0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李明寿 于 2023-12-14 19:24 编辑

佛教讲使人超出六道轮回的生死之外即称为了脱生死不在轮回。但是,凡夫在死后,除了罪大恶极的人,立即下地狱,善功极多的人,立即生天界而外,一般的人,并不能够立即转生。未转生的亡灵,却不就是鬼,那在佛教称为“中有身”或名“中阴身”,即是在死后至转生过程间的一种身体,这个中阴身,往往就被一般人误称为鬼魂,其实它是一种附著于微少气体而存在的灵质,并不是鬼魂。
中阴身的时间,通常是四十九日,在这阶段之中,等待转生机缘的成熟。所以,人死之后的七个七期之中,亲友们为他做佛事,有很大的效用。若以亡者在生时最心爱的财物,供施佛教,救济贫病,并且称说这是为了某某亡者超生而做的功德,亡者即可因此而投生更好的去处。最好是在七七期中。如果过了七期之后,再做善事,当然还是有用,但那只能增加他的福报,却不能改变他已生的类别了。
所以“修行者如何能坦然面对死亡?”另外还有一个让许多人心有恐惧,而难以坦然面对的问题,就是死亡是怎么一回事?死亡之后就没有了吗?还是会到哪里去?世间一切的人、事、物本来就都是因缘所生法,而因缘所生法最后的结果必定就是因缘灭,所以生命既然有生,那么必定就会有死的一天。
但是因为一般人心中有着无明以及贪爱,所以大多难以面对有生必定有死的因果律真理,总是希望能够长生不老,有生而无死;所以大多数的人,都难以坦然地面对死亡。
就连佛陀也无法抵挡得住生命的生老病死,当佛陀老去的时候。阿难尊者曾经感叹地说:“唉!怎么会这样?佛陀的皮肤竟如此松弛老化,已大不如从前?
佛陀说:“没错,阿难。就像你现在所看到的,我的身体皮肉已松弛老化,大不如从前。为何如此呢?这是因为凡血肉之躯,都必为病痛所逼,为病苦所困,为死亡所恼。我今年已过八十,早已衰微,这是自然的现象,不足为奇。”
正如生命的无常,这是一种自然的规律,有来有往,有人死去也有人降生。
何言生命之短暂与无常呢?弘一大师曾作偈云:“看到他人死,我心急如火;想想是他人,看看轮到我。”这偈详加体味,犹如当头棒喝,一语惊醒梦中入,讲得很有哲理,亦很现实。遗憾的是,很少人肯去明白个中滋味。
譬如一个肤若凝脂、美如璧玉的少女,一直在鲜花和赞美之中长大,怡然而忘我,很难以相信自己会渐渐地变成一个干瘦、满脸皱纹、鬓染霜华的老婆子。
于是为了使容颜青春永驻,大买高级化妆品或珍稀的补品来延迟衰弱。这有用么?没用。不管她如何保养,时间亦不因她的挽留而停止前进的脚步,它是这世界上最铁面无私的法官,公正而又严厉的。要想逃避时间的审判,唯有在内心的完善才能够永恒。
众生愚痴不悟,认为只有今生,没有生死轮回,而不信因果,不信佛,所以就心安理得地及时行乐,深恐死后将无法继续享受五欲六尘的“快乐”,把有限的生命放纵在财色名利上,过着“今朝有酒今朝醉,色不迷人人自迷”的荒诞生活,高喊着曹操说的一句口号:“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将一副自私、贪得无厌的嘴脸在名利场上暴露无遗,以丑陋为美,这就是现代人的审美观点。他们不曾想,“乐”极亦会生悲,一旦“无常”悄悄的侵袭,遇上天灾人祸,劫数难逃之日,两手空空,方才叹惜“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但此时,悔亦晚矣。
三国时一代奸雄曹孟德亦不禁慨然道:“人生几何,对酒当歌。譬如朝露,去日苦多!”那时的曹孟德威摄海内,名震四方,却能在名利双收之余,体会到人生短暂如清晨的露珠,太阳一出来,马上消散得无影无踪。
尽管如此,他终无法摆脱权势与地位的双重束缚,导致心力憔瘁而去,跟平民百姓一般,乃是:“一堆荒冢草没了。”故又有诗叹曰:“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泪,是非成就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学佛人到底该怎样做?佛说:“善能思惟死想,厌患此身恶露不净。若比丘思惟死想,系意在前,心不移动,念出入息往还之数。于其中间思惟七觉意,则于如来法多所饶益。”
佛陀认为,一切诸行皆空,寂、起、灭者皆幻化,轮回面前,世间没有是真实不虚的。所以,死亡是生命形式的一个阶段,没有什么值得恐惧的。所以,心不起意欲,既不要觉得自己意欲未尽,带着悔恨离去;也不要临时抱佛脚,祈求佛菩萨此福于你。一切缘起缘灭,因果不虚,冥冥中早已注定。
佛说:学佛人修行死想,不惧死亡。如此悟透生、老、病、死、忧、愁、苦、恼种种。如是,道就在眼前。
有限的生命既不能在等待中度过,就应积极去创造永恒。生命的价值在于“永恒”,那就是不灭的精神流传,永垂不朽。譬如近代的弘一律师、印光大师,虽然他们已经圆寂,但他们严于律己、以身作则的风范,一直被树为佛教弟子的楷模,也就是人的生命有“轻如鸿毛,重似泰山”的分别。
有人觉得,要根性利,具有大智慧的人才能做到。这话错了,譬如茫无边际的大海并不是天生的广阔深邃,而要靠小溪汇流成江,再由江集聚成大海。
小溪如果碰到山石或荆棘的阻挡,就不再前进,那么最后的结局不是成为死潭,也会干枯掉。相同的道理,每个人俱有佛性,若能像神秀禅师所言:“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持之以恒地常回光返照自己的身、口、意三业,肯在最平常的小事入手,认真念佛诵经,扫除妄念,那么日深月久,自然身心自在清净,烦恼诸障也不复存在,自然能成为一个根性利、大智慧的人,这也是一种永恒。
所以,要想跳出三界系缚,心中要有“人命在呼吸之间”的无常观,积极遵行佛的教诫,去创造永恒的生命,圆满自利利他。否则,只好象可怜虫一样,去接受命运的辗轧,去承受无休止的生死轮回之苦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214

主题

3825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1741
 楼主| 发表于 2023-12-14 19:24:42 | 显示全部楼层
《佛般泥洹经》中说:“断生死之本”。这才是佛教真正的意义。佛陀无论讲因果,四谛,十二因缘,还是六度万行,无我空性,开权显实,都是为了让众生了知生命实相,不再被迷悟,从梦中醒来,也就是明心见性,了生死,出轮回。
古人云,“死生亦大矣”,与其执迷于沿途的风景,倒不如趁早思量:到终点时,你将以什么样的姿态和心境去面对。
我们在世间生生死死,死死生生,不止“千生”,无量劫来不断地生死轮回。生死轮回是真的。
中国正史中关于生来自知前世的最早记载,是《晋书》所载东晋人羊祜、鲍靓。《羊祜传》云:羊祜五岁时,令乳母取所弄金环。乳母曰:“汝先无此物”,祜即诣邻人李氏东垣桑树中探得之。
从人道投生人道的实例:晋朝的羊祜,前世是李家子。(详见《晋书》第三十四卷第七页)自古以来,历史上记载死后转生和借尸还魂的事,不知有多少呢?就是现在,也时常有这类的事情发生。
《中阿含经》《入楞伽经》《众许摩诃帝经》《频婆娑罗王经》中开启真实法义。六道者:一、天道;二、阿修罗道;三、人道;四、畜生道;五、饿鬼道;六、地狱道。天道又分为欲界天、色界天、无色界天。众生在六道轮回中,生死所趣:生了死、死了生,生生死、死死生,死生、生死,在这个六道轮回里转来转去,辗转难出。
我们人现在在这个世界上,你不要以为你永远都是人;你做善事,就可以保持你的人身;你若做恶事,就保持不住你这个人身了!
做恶可以堕地狱、做饿鬼、做善可以做人、做天人。善恶业缘:或者你做善,或者做恶,做善就有善业的因缘,做恶就有恶业的因缘。这善、恶业的因缘,是由你自己去造去;所谓“善恶两条道,修的修,造的造。”修是修道,造是造罪业。
这比喻一条善道,一条恶道,看你向哪边去跑?你向善路那边跑,你就有善业;你向恶业那边跑,你就有恶业。受报好丑:善、恶,是在因地说的;好、丑,就是果。你种善因,就得到好的果报;你种恶因,就得丑的果报。好的果报,一切一切都是顺你的心性,顺意的;丑的果报,就是违逆你心意,对你心意不顺的。
六道众生、辗转生死,轮回不休。我们明了了投胎转世的秘密,就要为自己的来生后世作准备了。
是超生、还是下堕,是继续轮回,还是永离生死,全在我们自己的选择与行为。
所以说,在佛教正法中的修行人,大多能够明了人生无常,而且对未来生也已经有了定见以及规划,因此就必定能够坦然而安详地面对死亡的。
而慈悲的佛陀也为我们指出了一条了生脱死的光明大道,唯有依靠佛法得度生死。若众生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阿弥陀佛!
【佛教故事】禅师们面对死亡时,是如何的呢?
故事之一:
主人公:宋代灵岩山的大本禅师
大本禅师八十岁时,在灵岩山中即将圆寂。
临去之前,门下弟子对他说:“师尊,您的门生弟子满天下,临去之时,怎能不遗下偈子供大众留念呢?”
大本禅师看着弟子们许久,然后叹了口气后说:“痴儿!我平时尚且懒得作偈语,今天又何必特地而写呢?平时我也是要坐便坐,要卧便卧,又何必临去之前还要做作,特地坐着而去呢?”
他顿了一顿,然后说:“也罢,取纸笔来!”
弟子们以为他想要留下偈子,于是赶紧取来纸笔。
禅师拿过笔来,笔走龙蛇,留下了五个字。
弟子们围上前一看,只见白纸上留着五个字:“后事付守荣。”这是说,禅师离开之后,以后领众的责任就交给守荣禅师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214

主题

3825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1741
 楼主| 发表于 2023-12-14 19:25:56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家看完后,知道禅师主意已定,不再留下偈子,不由得失望不已。
禅师见弟子们如此,叹了口气,抛下笔,右胁而卧,就像睡着了一般。
过了许久,弟子们见禅师没有声息,上前轻轻摇了摇禅师,发现他已经圆寂了。
故事之二:
主人公:宋代大慧宗杲禅师
宗杲禅师圆寂之前,对大众说:“我的后事就依照丛林的规矩办就好,不必太过铺张。沙弥们不得披麻带孝痛哭失声,那样做和世间之人又有何区别?”
又对自己的嗣法弟子们说:“今年夏天到秋天,我一直不思饮食,虽然表面上没有什么痛苦,但是身体一天不如一天了。
也许我的世缘将尽了。
你们既然已经继承了我的衣钵,就应该坚持度生的大愿力,广化众生以报佛恩。这就是我对你们的期望了。
我就要离开了,临别之前就以这几句话相赠,请务必谨记。”
弟子依照丛林规矩上前请禅师留下偈子。
宗杲禅师看了他们很久,厉声喝道:“没有留下偈子就死不得了吗?”(不要以为禅师是因为不谙文墨才不留偈的,他的著作也曾收入在大藏经中。)
弟子们苦苦哀求。
宗杲禅师叹了一口气,不得已在纸上留下了这么一首偈语:
生也只恁么,死也只恁么。
有偈与无偈,是甚么热大?
大意是:
生也只是那么回事,死也是那么回事。
临行前有没有留下偈子,哪又如何呢?
因为一生的写照,都印在大地上了。
禅师写完之后,投笔于地,吉祥而逝。
禅师死后复生 其中到底有何玄机?
故事之三:
主人公:洞山良价禅师
洞山禅师临圆寂之前示疾,学僧前来探望他。
禅师问学僧道:“人一辈子都和这个色身打交道,当离开这个色壳子的时候,在什么地方与我相见呢?”
学僧无语应对。
洞山禅师叹了口气,做了一首偈颂:
学者恒沙无一悟,过在寻他舌头路。
欲得忘形泯踪迹,努力殷勤空里步。
大意是:
学禅者多如恒河沙,却没有一人能够觉悟,那是因为他们沉溺在古人的言语窠臼之中,禅是活泼泼的,并不是死板板的。
想要了解禅的真正意趣,除去知见上面的障碍,还是要努力殷勤,觉悟空性才是根本啊。
禅师说完偈子之后,让人为他剃发,随后沐浴更衣,撞钟告知全山,辞别大众,然后端然坐化。
当时全山大众恸哭不已,久久不止。
禅师突然睁开眼睛说道:“出家之人,心不附着于物,才是真修行。生时劳苦,死时惋惜,悲痛又有何益呢?你们在我座下多年,为何还是看不透啊!”(死而复生,死生自在。画外音:吓死本宝宝了。)
于是让主事僧人办愚痴斋,以了世缘。
大家知道这次禅师是真的要离开了,心中不舍,于是磨磨蹭蹭地,这堂斋拖了七天的时间才办好。
斋饭准备好了,禅师也随大众一起过堂。
斋后,禅师看了看大众弟子悲痛的脸,良久没有说话。
最后,他对大家说:“僧家没有大事,临去之前,不必喧哗恸哭。”
说完,回到丈室之内,端坐而逝。
这次,他是真的离开了。
结语:
禅师们圆寂之前,大多不以俗事为念,而系心佛法传承之事,为门下弟子的法身慧命,也是操碎了心。
前面两位禅师不愿泥俗,但是为了门下弟子,也只好随顺留下了文字。
洞山禅师更是为了对治门下弟子的执念,死而复生,再留七日,真可谓悲心切切。
但无论如何,禅师们的功夫都已经打成一片,死生自在。
生与死在他们面前,不是难以逾越的鸿沟,而是一念之间来去自在的通途。
而我们呢?是否已经准备好足够的资粮来应对无常的考验了呢?阿弥陀佛!摘自《末法时期如何如理如法修行集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地藏莲社

GMT+8, 2024-4-29 02:09 , Processed in 0.069088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