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藏莲社 》佛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592|回复: 4

末法众生特点 有人的地方就有是非 何对待人之间是非

[复制链接]

3214

主题

3825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1741
发表于 2023-3-5 20:03: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李明寿 于 2023-3-20 20:04 编辑

末法众生特点 有人的地方就有是非 何对待人之间是非
学佛人的人我是非——实际上很多佛教的寺院、机构都有不同程度的存在。这也是末法众生的一个特点:有人的地方就有是非。
修行人,不看不听是非自然就不说,你连看带听带说,你这是非关是一点没过。别人有是非是他个人自担因果,和你没关系,你要去看、听、说,你也得担因果。账要算好。
四句话:打破人我是非关,放下生平闲知见,三字真经老实念,苦海慈航斩魔剑。
像手里握着一把斩魔剑,歪门邪道肯定靠不到你了。
四句话:一点瞋心火,能烧功德林,放下人与我,是非自不存。
古人说:“知事多时,烦恼多;识人多处,是非多。”认识的人多了,是非就多;知道的事情多了,烦恼就多。所以修行人不必要认识的人,不必想去交结他;不干自己的事,不要想去知道它,凡是对于我们的清净心有妨碍的,都要远离。
“若专炼心,常搜己过,哪得功夫管他家屋里事?”真正修道人,就是常常观察自己的过失;把过失改正过来,就是修行。心上无事,才叫作真修行人,才是真功夫。
《佛说四十二章经》中说:“不说是非难”,是说我们在生活中很容易说长道短,正所谓“有人的地方就有是非”,要想做到不讲是非是很难。
身边发生过这样的事:有人对我说,哎,某某怎么样?当时自己刚开始没说什么,后来自己说了一句。谁知道隔天,那位被说的人就对我说:你对我有意见就直说,何必在背后说人呢?我听了之后,顿时觉得很无语,自己这是莫名其妙的得罪人了。
我的本意不是想去说别人的是非,但是未控制住自己,所以也陷在是非中。那么我们碰到他人说是非时,应该怎么面对呢?在《增一阿含经》44说:“不诽谤于人,亦不观是非,但自观身行,谛观正不正。”
这是在告诉我们应该如何去做。在生活中我们不要一听到未经证实事实的事情,便开口去说他人怎么样,这样容易造成诽谤。对于是非,不去听、不去说。纵使他人和你说是非,自己也应该管住自己,不去应和附声。
因为我们没办法去作评判或分析,它有它的因缘,两个人之间的应对,以及相关周遭的一切的种种,很多的条件因素,所以才导致这样的结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214

主题

3825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1741
 楼主| 发表于 2023-3-5 20:03:4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李明寿 于 2023-3-20 19:58 编辑

我们是没有办法说,到底是谁对、谁错。我们只有以正念来观照自己的行为,不论它是对、是错、是好、是坏,心不起分别,不去执着它,是非便由此而止。
我们都不喜欢是非,也知道是非止于智者,但是生活中总是避免不了是非。这就需要我们有善巧方便的处理方法,别人来与你谈论是非,我们听听就好,不要随便去附和他。时间久了对方就会觉得没趣,也就不会再找你说是非。这样自己就不会身陷是非,跟着是非走。
有人说:“有人的地方就有是非。”是非虽然到处可见,不过所谓“是非朝朝有,不听自然无”,只要我们懂得处理是非,自然不会受其干扰。处理是非的方法,有下列四点:
一、不说是非。俗语说:“谣言止于智者。再多的谣言、是非,只要我不说,是非自然消失。
二、不传是非。我不但不说是非,而且面对是非,要做到不传播是非,以免是非渲染、扩大。
三、不理是非。对于世间的是是非非,你越理它,它就越理越乱。所以处理是非的另一个办法是,不理是非。
四、不听是非。尽管再多的是非,我都“非礼勿听”,因为是非、谣言是极可怕的。
如:在抗日战期间,有一天,空袭警报声大作,有个人说:“一架飞机来袭了!”随后有人问:“多少飞机啊?”他回答:“是一架飞机!”问的人没听清楚,就立刻传告别人:“十一架飞机!”有人再问多少架飞机,他说:“就是一架飞机!”结果谣传到最后成为“九十一架飞机”,可见以讹传讹,多手传播的可怕。
因此,我们要想过清净自在的生活,就要会处理是非。处理是非的方法有:1.不说是非。2.不传是非。3.不理是非。4.不听是非。
我们说有人就有是非,因为众生有妄想,有妄想就会创造很多的是非出来。古人常说一句话,是非止于智者。这句话我们从两方面来说。
“说人的是非,本身就是一种恶念,如果我们不去分别,我们的心自然就会安定下来,如果我们看到不对的事情,或不如法的人,能够心里明白,而不表现出来,那才是真功夫。”
听到任何是与非,应先冷静,把事情查清楚。先闭上自己的嘴巴,不要像火鸡般叽叽咕咕地四处散播谣言。
讲是非的人已经很可怜了,听是非的人更可怜。
你根本不是当事者,如何知道是跟非呢?
你怎么知道究竟是谁对谁错呢?
我们不能保有和谐的心态,正因为我们把自我意识分裂掉。
这并非别人加诸于我们的,而是因为自己没有智慧。
你整天接受外来的讯息,却搞不清对与错。
其实别人的对与错和我们的死生了不相干。
如果我们接受佛法的薰陶,决心作为一个修行人,那么,就应密密观照自己的内在,二十四小时都注意自己的起心动念,把自己的行为管好就好。
是非处处有,不听自然无。修行人过分关注世间之事,也是一种习气。当然,观察世间是一种很开智慧的修法,可若没有透彻的见地、强大的觉照力和超凡的拣择智慧,很容易被境界所转,陷入立场分别,甚至被动了情绪、带了节奏,度生不成反被众生度,救世不成却被尘俗缚,忘失菩提心,重堕轮回圈而不自知。
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经忏佛事从最初的以超度为目的,逐渐演变成以盈利为目的商业化活动,引起了广大信徒的不满。
经忏本来是为了履行大乘佛教慈悲精神而产生的,本是一件好事,但是相沿至今,积弊丛生,却给现在的佛教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自从改革开放落实宗教政策以来,汉传佛教又一次遇到了绝佳的历史发展机遇。事实证明在过去四十年,佛教也确实得到了长足发展。表面上看,今日之佛教一派繁荣气象,展现在世人面前的是一座座拔地而起、气势恢宏、金碧辉煌的寺院,全国各地大大小小的佛学院、居士林以及林林总总的念佛堂等也如雨后春笋般建立起来。
看似繁花似锦的背后,却也存在着许多令人不满意的地方。为了汉传佛教能够健康长远的延续下去,有些问题亟待得到教界纠正和改善。大致来说,这些问题可以归结为两大类,一是佛教世俗化、寺院宗族化、商业化现象严重,二是各类宗教管理人才和弘法人才短缺。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历史因素,也有社会环境因素以及佛教界自身原因。
总的来讲,现阶段我国汉传佛教的主要矛盾,是信众日益增长的宗教信仰需求与弘法资源配置短缺之间的矛盾。
寺院是合法的宗教活动场所,出家法师在寺院大殿里给信众们讲经说法、弘法利生,把佛法传承下去,这是出家人的责任。
但我们走访了全国各地大大小小的寺院,却发现一个共同现象,极少有寺院面向公众定期举办讲经说法,小寺院是这样,大寺院也不例外。但是寺院在经忏超度方面却是一片繁荣景象。
汉传佛教经忏的历史表明,由祖师大德们制定经忏的目的是供人们修行忏悔的法门。经忏佛事本身就是汉传佛教的根本特质之一,他同样也是汉传佛教的修行内容。
可以说没有忏悔就没有汉传佛教,这都表明了经忏存在的合理性论证。不可否认,经忏超度等佛事明码标价也并非今天才形成的一个问题。
但这并不能说明当今经忏超度等佛事一点问题都没有,甚至由此带来一系列问题还更加严重。
隆盈法师在《略谈经》()一文中指出,时至今日,许多曾经久享盛欲的名山古刹,已不再是修行办道的场所,而是经忏佛事的重镇,而这股经忏风仍在不停地由南向北侵袭。言语之中,流露出对佛教前途的担忧。
实在担心,在不久的将来,伟大的佛教将不再以修心进德和利益众生为主,而是以经忏应世、金钱交易为主了。恐怕那时候,佛教将不再是人类文化的瑰宝,而将成为人类社会的渣滓,要被人们所遗弃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214

主题

3825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1741
 楼主| 发表于 2023-3-5 20:04:0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李明寿 于 2023-3-20 19:59 编辑

——补山老人
真正的修行人不沾染是非,要真正学通经教。
无常的时间那么快,为什么要把光阴花费在是非上,沾是非就是种不净坏业。他非即我非,不要卷入是非,对批评不计较,对赞叹不执着,行持修行人正知正见的常态,是非就是众生不能解脱的根由之一。
心要如如不动,不向外驰求,不论人是非长短,重点是要正知正见修行:「什么叫修行?」谈到修行,难免会有很多人都把它和参禅打坐,念经念佛,行善积德等事联想在一起,其实那只是修行的形式,不是它里面的意思。
修行就是出离轮回,解脱诸苦而成圣,直至成佛。要出离轮回,因此就要建立出离心、坚信心、不动愿心、精进心、大乘菩提心。而所有一切心的依止境,皆建立在正见上,如没有正见,一切心均会颠倒、混乱。修行的人,是以修心为尊,心为上首,离于自心,皆是假修,身与口,亦不离心,三界唯心,万法唯识,处处是修,无修处,是佛地。
修行人大忌,说人长短是非,乃至一切世事非干己者,口不可说,心不可思。但口说心思,便是昧了自己。若专炼心,常搜己过,哪得功夫管他家屋里事?粉骨碎身,唯心莫动。收拾自心如一尊木雕圣像坐在堂中,终日无人亦如此!幡盖簇拥、香花供养亦如此!赞叹亦如此!毁谤亦如此!修行人常常心上无事,时时刻刻体究自己本命元辰端的处。——盘山禅师
所以说,我们今天要知道,你一天到晚讲是非,你这个攀缘心一天到晚在动,那你临终的时候怎么办呢?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你不断地动,就会带动你的业力,阿赖耶识那个大海的业力就不断地刺激业力,就会招感生死。很可怕的!
是非是从妄想来的。你怎么在心中找到一个安住处,让你的心停下来?就像古人说的,你走了这么多路,你应该找一个歇脚处了。这个地方我们应该去思维,我们应该找一个歇脚处了,应该把心带回家了。
所有是非之本体都是不可执着的,它只能给人们带来坏处,只会给人们带来不幸和灾难,因此,在我们面临是非的时候切不可执着它。
是非出现以后,让别人自己去理论,他高兴怎么说,就怎么说。不然的话,一纠缠在是非里,就会造成争辩,就要争辩谁真谁假,谁正谁负,也就要造成互相之间言语上的争斗。
而且,往往互相都不服输,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那么到最后,耗费了许多时间和精力,谁是谁非仍然扯不清楚,事态愈演愈烈,相互间的感情也就愈来愈坏,人与人之间的矛盾也愈来愈复杂,乃至于引起祸患,更严重者甚至于出现残杀、死亡等等灾难。
所以,我们明白了是非是不可执着的这个道理以后,在遇到是非时,就不要挂在心中,这样久而久之,是非自然会慢慢消失,因为其本体属无常性。
所以说面临是非不挂于心,既有益于自己,又有益于他人。大家还记得《金刚经》里面的话吗?“无诤三昧”,佛陀说须菩提证得了无诤三昧。须菩提是解空第一,所以无诤三昧就是真正解空的人,他的内心安住在寂静之中。在这个寂静中,没有二元对立。
要你超越二元对立,这很抽象,很多人还不理解呢,话本身就有点文气,有点学术味道。但是让你学会面对一切问题,坚持一个正见:永远是自己错。让你这样去做,这就清楚了,就有可操作性。
纪晓岚在他的《阅微草堂笔记》里就记载过这样一个真人真事,说在他们家乡,有一个人武功相当了得,轻功很好,有一条河不是很宽,那人一蹦就到河对岸,易如反掌。
一天,有人让他给表演一下,他轻而易举地从这边跳过去,在河对岸落脚的时候,岸边的土是松的,一下掉到很急的河水里面淹死了。他有一个一般人没有的长处,但最后让他栽跟头的也是这个长处。这讲到我们的心和外境的感召。
作为修行人,要不断地反观我的内心世界还有哪一些在意,只要内心世界还有在意,那就是苦。
《金刚经》里释迦牟尼佛讲,他过去世做忍辱仙人的时候,被歌利王节节肢解,全无瞋心,他达到了无诤三昧,真正做到了忍辱波罗蜜。波罗蜜就是圆满,忍辱的圆满就是如如不动,心境如如。这种境界很崇高,这么崇高的境界,也可以从前面我说的——永远是自己错——从这里下手去修。
《地藏菩萨本愿经》:若有男子女人,在生不修善因,多造众罪。人超度鬼神,在《地藏经》上说得好,鬼神得多少利益?七分之一,附带的!七分之六是自己得利益。如果自己七分之六的利益没有得到,你就能想象得到鬼神也得不到,这道理不难懂。而靠别人帮自己回向这点功德,那只能说是一点微薄善根吧!要抱着一分的功德,为何不去要七分,十分,百分,千分,万分的功德呢!
我们念一部经,唱几首赞,念几声佛号,我们自己有没有得到利益?自己得利益了,鬼神得利益;自己不得利益,鬼神也不得利益,诸位想想你就明白了。自己得的利益是什么?经本展开随文入观,随着经文我入境界,心思转变了。
经文是佛菩萨的能量,是佛菩萨的讯息,展开经文我们接受佛菩萨的能量,接受佛菩萨讯息的熏习,这是我们自己得好处。自己要不得这利益,我们念给鬼神听,鬼神怎么会有感受?鬼神之感受是我们自己感受跟他起共鸣的作用。
如果我自己感受的深,他得的利益大;我自己感受的浅,他得的利益小。如果我只是有口无心念念而已,我没有得感受,他也不得感受。
凡事它有个理,理要不能会通,哪有这种事?难怪世间人说超度佛事是迷信的,这说法我们不能怪他。确实有一些做超度佛事心不在焉,只是做形式的仪式,没有实质的利益,难怪别人批评。经文中要提点的是:大众应该要在临终之前就努力修行!
由于斋主们不解佛法,在做佛事的同时还加入了烧纸库等种种不属于佛教的东西,从而使一部分人把经忏佛事看成了是一种带有迷信的活动。也忽略了经忏佛事的教化作用。殊不知造下种种恶业。
从上面《地藏经》记载,光目女和婆罗门女也算是有成就的。还有以下几个佛门公案和历代高僧中就可以看出没有(修证心无杂念)的修行人,所做的经忏佛事不起作用
梁武帝是佛门大护法,请宝志公主持超度法会,以后记录下来,称为《梁皇忏》。宝志公是观世音菩萨的化身,将梁武帝的妃子,从恶道超度到忉利天。宝志禅师因而制定《梁皇宝忏》经忏形成初期,(从事经忏佛事的出家人,都是有所修证,做经忏佛事时心无杂念,从而能够达到超度祈福的效果)
[佛门公案圣僧龙裤国师超度皇太后:万历年间,皇帝的母亲皇太后死了,要请高僧做佛事,先想在京中请僧,因此时京中无大德高僧,皇太后乃托梦于万历皇帝,谓福建漳州有高僧。皇帝乃派人至福建漳州,迎请许多僧人进京做佛事,这些僧人都把行装整理进京,恰在这路边经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214

主题

3825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1741
 楼主| 发表于 2023-3-5 20:04:2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李明寿 于 2023-3-20 19:59 编辑

因为我们每天在生活中,在家人不用说,即使出家人在寺院里面仍然有是非,仍然可能跟同潦的人有矛盾,仍然每天去分别眼前的各种境界,如果从这里开始修行,我相信能够契入超越二元对立的无诤三昧。这才是我们修行的方向。
我们如果落在辩论中,落在非要搞清楚究竟谁对谁错,非要跟他闹个明白——你落在这里面,你就落在世间法里面。落在世间法里面,就没完没了,就苦海无边!
“不传是非,不说是非”的典故。
颜渊是孔子的大弟子。有一次,颜渊在煮稀饭的时候,从天花板上突然掉落下来一个脏东西,颜渊就用汤匙把它舀起来吃掉,刚好孔子在后面看到了。孔子就不太高兴地告诉子路说:“这个颜渊,煮稀饭,我做老师的人还没有吃,他怎么先吃了?”
子路的脾气很坏、很冲——新加坡的朋友,“很冲”,不知道是否了解?很冲,就是很莽撞——就跑来跟颜渊算账,他说:“颜回!你给老师煮稀饭,怎么可以先吃呢?”
颜渊就告诉子路:“这就冤枉了,我是怕老师吃坏肚子。因为上面掉了肮脏的东西,我先把它拿起来,然后把弄脏的稀饭吃掉以免浪费,不是我先吃。”
子路知道了,就回去告诉孔老夫子。孔老夫子了解以后,就请弟子们大家集合。孔子告诉大家:“你们看看,我孔丘亲眼看到他先吃,都不准确了,何况道听途说!因此,在路上、大街小巷听到那些是是非非的事情,怎么会准呢?我亲眼看到都不准,何况你随随便便去听人家怎么讲,那怎么会准呢?”
祸从口出 ,平时不说是非话,不在背后说别人的是非,不讨论人家的隐私 ,不传是非话啊,什么隐私啊,八卦新闻呀,不要乱传 ,还有不听是非话 ,就是不故意打听,看到人家扎堆儿,再说什么是非也不凑进去听热闹!
静坐常思自己过,闲谈莫论人是非 ,总是说是非,挑起是非,那自己就是是非之地 ,这些小事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总是消耗自己的正能量,所以远离这些是非,自己静静的做自己做想做的事,做对生命有意义的事。
我们一定要用自己的德行和智慧去做事,我们一定要管住自己的嘴,修好自己的行,降服自己的心。管住我们的嘴,不传是非、不说是非、不听是非;管好我们的行,行为端庄,言行一致;降服我们的心不起怒不起躁、不起贪、不起瞋、不起痴。
修行三件事:看好自己的身,少犯或不犯律仪;管好自己的嘴,少说人间是非短长;修好自己的心,少一些无谓的幻想。「身不妄动,口不妄语,心不妄念。」认真俢行老实念佛求生净土,这才是修行的目的!阿弥陀佛!摘自 《末法时期如何如理如法修行集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214

主题

3825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1741
 楼主| 发表于 2023-12-14 19:32: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地藏莲社

GMT+8, 2024-4-28 23:17 , Processed in 0.056198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