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藏莲社 》佛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608|回复: 5

末法时代应该如何忏悔才能真正有效

[复制链接]

3214

主题

3825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1741
发表于 2023-7-31 20:27: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李明寿 于 2023-7-31 20:51 编辑

末法时代应该如何忏悔才能真正有效
人的一生总是在犯错,造下了恶因,必然会有相应的恶果。佛教讲因果不空,因果通三世。我们常说,这世上没有后悔药,但今天想告诉大家的是,这个世上还有一种后悔药可以吃,那就是忏悔!在佛门里有《忏悔偈》: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瞋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
忏悔是佛法修行最重要的一个科目,说实在话,所有一切修行法统统是忏悔法。不隐瞒自己的罪过这叫忏,悔是后不再造。再重的罪业都不怕,只要能够觉悟、能够回头,能够忏悔,都能成就。
不要以为忏悔是念念想着你的恶业,那就错了。为什么?你想一遍就又造一次,天天想就天天造,你这个恶业怎么能断得了?那怎么样叫忏悔呢?念“阿弥陀佛”就是忏悔,我心里现在只有“阿弥陀佛”,恶念没有了,这是真忏悔,诸位一定要明白这个道理。千万不要在佛像面前诉苦,我造了什么什么罪业,佛菩萨你原谅我;你这么做,在佛菩萨面前又造一次业。你一天念一遍,就一天又造一次,你这个恶业永远消除不了。
佛教给我们,不要去怀念过去那些恶业,要常想佛菩萨,使这个恶业的印象慢慢淡掉,慢慢没有,这就消除掉了。佛教我们把念头转过来,想佛菩萨,这是一大转变,这就是回头。诸佛菩萨、大圣大贤,赞叹勇于忏悔改过的人。
《分别善恶报应经》:所修恶业回心发露。省悟前非思惟嫌厌。心念口言作意专注重重忏悔。此业虽作而不受果。善业亦然。
《普贤行愿品》,其中有忏有愿。同时不断持戒修行,这是忏悔的正确佛法。
《梵网经》菩萨戒四十八轻戒中,第四十一条“为利作师戒内说:“若有犯十戒者,应教忏悔。在佛菩萨形像前,日夜六时,诵十重四十八轻戒,苦到礼三世千佛,得见好相。若一七日,二、三七日,乃至一年,要见好相。好相者,佛来摩顶、见光、见华,种种异相,便得灭罪。若无好相,虽忏无益,是人现身亦不得戒。”这便是取相忏。
忏悔,在佛教来说,是有方法的,也唯有讲究方法,依靠着正确的方法来忏悔,才能达成预定的目标。
「忏」是梵音忏摩的简称,发露先前罪恶;「悔」是华语,改往修来,后不再作的意思,华梵合起来名为忏悔。惟有修忏悔,才能消业,业障消了,才能透出本性上的智慧光明。
所以行人在发心修学褝定智慧之前,应当先修忏悔之法,「所以者何」?为什么呢?「此人宿习恶心猛利故」,因这位修行人,宿生习气太重,造作罪恶的心,非常猛利,这样的缘故。
不肯忏悔的人,千佛出世都救不了他,现在贤劫千佛,过去庄严劫千佛,未来星宿劫千佛齐出来度他,也没有办法。
忏悔,是每个修行人每天的必修课,甚至是每时每刻,每分每秒,每刹那每刹那的必修课。只要没有成佛,就要不断地忏悔,一直到你成佛为止,才圆满。
忏悔的方法在很多经典中都有记载。其中最有名的是《大方广佛华严经》普贤行愿品忏悔业障愿中的四句偈:我昔所作诸恶业,皆由无始贪瞋痴,从身语意所生,我今一切皆忏悔。
人为什么要忏悔业障?道理我们要清楚,人生有诸多不顺,福报不能现前,大都是因为业障缠身的缘故,所以要忏悔业障。“忏”就是陈述自己所犯的过错。“悔”就是改往修来,洗心易行。
无量劫以来我们做过很多恶业,在《普贤行愿品》中讲,恶业如果有体相的话,尽虚空都容纳不了。这些业就有产生障碍,往小了说,障碍事业发展。往大了说,障碍圣道,所以必须要忏悔业障。佛家有偈语:“愿消三障诸烦恼,愿得智慧真明了。”
《六祖坛经》中讲,忏是“忏其前愆”,悔是“悔其后过”。内心无边的烦恼,透过真诚的忏悔,就能得到光明和智慧。
《六祖坛经》中说,忏是“忏其前愆”,悔是“悔其后过”。忏悔不仅是对过去所造罪业的发露悔过,更要从此觉悟,永不再造。
《地藏经》说“南阎浮提众生,举止动念,无不是业,无不是罪”,倘若明信因果,必然会生重怖畏,只有生重怖畏,方能发起恳切的忏悔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214

主题

3825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1741
 楼主| 发表于 2023-7-31 20:27:51 | 显示全部楼层
《地藏经》云:“南阎浮提众生,举止动念,无不是业,无不是罪。”明白这个道理,就要常存善念,丝毫恶念不能有。
《法华三昧忏》即是天台智者大师依《法华经》《普贤观经》等大乘经而亲撰的忏法,既有事忏,也有理观。
世尊在《金光明最胜王经》中详细讲述了忏悔业障的具体方法。
经文:
佛告天帝释,善哉善哉,善男子,汝今修行,欲为无量无边众生,令得清净解脱安乐,哀愍世间福利一切。若有众生,由业障故,造诸罪者,应当策励昼夜六时,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合掌恭敬一心专念。
口自说言,归命顶礼,现在十方一切诸佛,已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转妙法轮,持照法轮。雨大法雨,击大法鼓。吹大法螺,建大法幢。秉大法炬,为欲利益安乐诸众生故。常行法施诱进群迷,令得大果证常乐故。
解读:
在佛前发露自己的罪过,不敢隐瞒。没有造作的罪业,以后不敢造做,已经造作的罪业今天都忏悔。我所做的罪业,应当堕落到地狱饿鬼旁生阿修罗等八难之处,愿我这些业障今生都能消灭,所有恶业不再受报。
就像过去现在那些大菩萨修菩提行,所有业障都已经忏悔,我的业障现在也忏悔。都表露出来,不敢隐瞒,已经做的罪业愿能灭除,没有做的罪业更不敢再造。
经文:
善男子,以是因缘,若有造罪,一刹那中不得覆藏。何况一日一夜,乃至多时。若有犯罪,欲求清净,心怀愧耻。信于未来必有恶报,生大恐怖。应如是忏,如人被火烧头、烧衣,救令速灭。火若未灭,心不得安。若人犯罪,亦复如是。
解读:
因为这样的缘故,如果造罪一刹那也不能隐瞒,何况一天一夜,或者更多,如有犯罪,想求得清净,心里惭愧羞耻,相信未来一定会有恶果,生起恐怖,应该这样忏悔。像人被火烧着了头一样,一定要让它立即灭掉,如果火不熄灭,心里绝对不会安宁。
简单介绍了忏罪的方法,我们可以知道忏悔要以三宝为对象,深信因果。要有惭愧羞耻之心,在我们发现错了之后立即忏悔,最重要的就是“未来之恶更不敢造”。
忏悔就是改过,不断地改习气,消业障。业障消完就成佛,习气改完就成佛,忏悔忏到极点,就成佛了。
为什么说不忏悔的人,佛都救不了。佛无时无刻不在度众生,但哪些众生得度呢?肯忏悔的那一部分众生得度,肯回头的那些人。
忏悔过失和罪障。若是错了不改,好比船到江心补漏难。人生一世,不过百年。纵然富可敌国,名闻远方。也不过一世而已,从中为名为利而造罪,实在是不值得。
忏悔业障,为普贤菩萨的第四大愿。忏悔,是修学的重要环节。无始以来,众生由贪瞋痴所缚,造作种种罪业。这些罪业招感的果报,会成为修行的极大障碍。化解之道,就是忏悔。
《百业经》里有个例子:佛在世时,有位罗汉弟子到一个地方去教化。有一次,国王打猎经过,带着随从来见他,他没有起身,国王当时就很不高兴。
国王打猎返回时,发了恶愿:“我再去,如果他还是那样,我就砍掉他头。”尊者知道国王发了恶愿,就向前走了六步去迎接国王。这时,大地一瞬间裂开,国王的身光也立即消失。国王非常害怕,马上向尊者顶礼并求忏悔。当时地缝闭合,国王的身光也复原了。
尊者说,您的生命没有危害,但因为我走了六步迎接您的缘故,您将在六个月中失去王位,但因为您忏悔的缘故,王位会失而复得。后来都应验了。国王是有大福德的人,尚且受不起尊者的迎接,要是没有福德的人,可能命都保不住。
于今末法时代业障重,有些人想学佛,但身体不适,经常卧床不起;有些人想修行,但经济困难,整日奔忙劳碌;还有些人虽然时间充裕,生活无忧,却生于不闻佛法之地,没有机会接触正法。全世界六十多亿人中,有缘听闻佛法又有机会修行的人,实在少而又少。所以,我们要珍惜这份难得易失的福报!
当我们在人生旅程遇到任何障碍时,不要埋怨环境,也不要责怪他人,而要反观自身,明白障碍来自过去所造业障,并在佛菩萨前至诚忏悔。
世间因缘固然错综复杂,但任何因果都是真实不虚的,由如是因,方才感得如是果。
我们无论遇到什么逆境,都不是别人的错,而是自己曾经造作的恶业显现。所以,不要抱怨,而要处之泰然,并积极予以改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214

主题

3825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1741
 楼主| 发表于 2023-7-31 20:28:13 | 显示全部楼层
因为烦恼就会造下种种罪业,一旦造业后,就会成为种子,埋藏在阿赖耶识中,待时机成熟必定受报。或许有人会说,世间许多人虽干尽坏事,却能飞黄腾达;有些人虽一生为善,却处处碰壁,这又是为什么呢?其实,这就是常言所说的“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农民春天播种,要到秋天才能收获。而佛教的因果观是三世论,贯穿着过去、现在、未来三世。我们现在的人生境遇,是过去业力所感。但这个过去,未必是前一世,可能是前几世,也可能更早。
而现在的所作所为,又会招感未来境遇,可能是下一世,也可能是再下一世或更远。但有一点确定无疑,那就是“业不作不得,业作已不失”。所有业力,哪怕是再微细的善恶之行,若非采取对治手段,必定招感业报。
忏悔的意思是什么呢?忏,忏除过去所犯的过错;悔是后悔,改过自新永不再犯。
忏悔是对自己所犯的错误,生起悔过自己的心灵,痛改前非,保证不再犯第二次了。
忏悔,并不是佛教特有的法门,像基督教、伊斯兰教都很重视忏悔,共产党也讲批评与自我批评。
佛教的忏悔跟其他宗教不同:其他宗教如基督教、伊斯兰教忏悔,他们向谁忏悔呢?向上帝、教主忏悔,求得主的宽恕、饶恕。主宽恕了你,你的罪业也就消除了。
佛教的忏悔主要是面对自己,虽然有时也在佛的面前忏悔,主要是自我谴责。
佛教的三种忏悔方法:
忏悔,在佛教来说,是有方法的;也唯有讲究方法;依靠着正确的方法来忏悔,才能达成预定的目标。
忏悔除了有改过向善的意义之外,还具有灭罪的功用。但要从忏悔中,达到灭罪的目的,依中国佛教律宗的说法,必须先知道自己犯了什么罪?这个罪必须用什么方法,才可以灭除?这在戒律里都有规定的。所以,要如法的忏悔,罪业才有可能灭除;否则,是徒劳无功的。
因此,中国古代的祖师,依照佛经所述,将佛教的忏悔法分为三种:作法忏、取相忏和无生忏。
三种忏法的内容:
一、作法忏:
作法忏就是依靠着一定的方法,来发露自己所造的恶业,藉着方法的运作,而达到忏悔灭罪的目的。譬如:出家五众——比丘、比丘尼、沙弥、式叉摩那、沙弥尼,如果犯了戒,就必须向僧中发露、陈说自己所犯的戒;然后,经过一定程序的羯摩,也就是忏悔仪式的作业之后,犯戒的戒罪,便可以消除,犯戒者的内心也就重获清净,不会再为犯戒而懊恼。这便是经由作法忏而灭除了罪业。
在律宗来说,忏悔时的作法是很重要的;所以,作法忏特别为持戒的人所注重。从戒律的规定来看,犯戒的戒罪,也唯有经过如法的忏悔之后,才有可能灭除。
二、取相忏:
取相忏就是在佛菩萨像前,发露过去所造的恶业,然后自贵于心,不计困劳的礼拜佛菩萨,以求见到瑞相。见瑞相之后,身心就会清净舒适,不再有懊恼、不再有罪恶感;于是,过去所造的恶业,便消除了。
总之,取相忏必须经由忏悔者,在佛或菩萨像前,痛澈的忏悔与不断的礼拜;然后,感应到佛菩萨的瑞相,由瑞相的现前而获得灭罪。
三、无生忏:
无生忏就是观察恶业或罪业的由来,了知业性本空,只是凡夫的虚妄执著而已。追究恶业的由来,求之了不可得,无有生处。恶业既然是无生,也就没有恶业的存在,那又何用忏悔呢?因此,经由无生之理的体会,而自然达到忏悔的目的。这就是无生忏。
三种忏法的比较说明:
为什么佛教会设立这三种忏法呢?这是有它的原因的。这三种忏法各有它所依的原理,和它所要对治的对象。例如:作法忏是依戒而设立的忏法,它所要忏悔的是遮罪;取相忏是依定而设立的忏法,它所能忏除的,通于各种恶业;无生忏是依慧而设立的忏法,它要忏除的是最重要的性罪和罪根。
智者大师在《释禅波罗蜜》卷二说:“今明忏悔方法,教门乃复众多。取要论之,不过三种:一、作法忏,此扶戒律,以明忏悔;二、观相忏悔,此扶定法,以明忏悔;三、观无生忏悔,此扶慧法,以明忏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214

主题

3825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1741
 楼主| 发表于 2023-7-31 20:28:36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作法忏的所依所治:
先来解释作忏法的所依和所治。
忏悔,是针对过错而设的,如果一个人没有过错,根本就用不着忏悔。有了过错,也才有恶业;造了恶业,自然就形成罪业。罪业是会令人感受到难过与痛苦的。这难过与痛苦,更是会从现在存于内心上而延续到未来——包括今世,以及未来世。为了要消除现在和未来的痛苦,所以,才有了忏悔的设立。
那么,我们怎能知道,自己有没有过错?在什么时候造了罪业,成了有罪之身呢?这在出家众,很容易了解,他们有戒律作为身心的规范,如果犯了戒,便是行为有了过错;犯了戒,自然的,也就产生了戒律,又叫做“遮罪”。
遮罪就是指:有些行为对社会上的人来说,并没有罪;但是,对出家受过具足戒的比丘、比丘尼们,却是有罪的。譬如:为青年男女作媒或饮酒、贸易买卖……等等,出家戒中规定:比丘、比丘尼不可以有这些行为,以免引起社会上人的讥谤。既然受了出家戒,就必须守持;受戒而犯戒,在戒律上来说,便是一种过失,也是一种罪业,自然的,也就形成一种罪。但这种罪是佛陀制戒,经由出家众受戒犯戒之后,才成立的,不是通于一般人,所以叫做“遮罪”。
出家众犯了戒,有了遮罪,按照戒律的规定,必须作法忏才能灭除。这在戒律里是很强调的。遮罪是因戒——犯戒而有,当然,也就必须按照戒律的规定,经由作法忏悔,才能灭除了。
二、取相忏的所依所治:
再谈到取相忏的所依和所治。
就一般来说,取相忏是要比作法忏来得困难了。因为一个造了罪业的人,能够见到佛菩萨的瑞相,那就表示,他的忏悔已经发生了效果,罪业已经消亡;不仅如此,连带的,他的妄想、烦恼更是已经淡薄,乃至消失,身心入于静定中了。
如此,才有可能见到瑞相。瑞相的产生,虽然不能说全是唯心,但如果内心不清净,就如一潭混浊的湖水,再大再明的月亮,也不可能映现于水上。
所以,取相忏就不像作法忏,可以在一时之间完成。它可能必须经过几天、几月或几年,甚至几十年长久时间的忏悔,才能达成。
但是,有一份的耕耘,就会有一份的收获,取相忏所能够灭除的罪业,就比作法忏广泛的多了,除了遮罪之外,各种罪业,包括性罪,也都可以得到灭除。
因此,梵网菩萨戒教犯了十戒的人,要从事取相忏,一旦得见好相,便能灭罪。十戒便是波罗夷重戒,包括:一杀戒;二盗戒;三淫戒;四妄语戒;五酤酒戒;六说四众过戒;七自赞毁他戒;八悭惜加毁戒;九瞋心不受悔戒;十谤三宝戒。这十戒中有遮有性,犯了十戒的罪,可能是遮罪,也可能是遮罪加上性罪,譬如:杀生、偷盗、邪淫,便是各具遮性双罪。遮罪可以经由作法忏而灭除,但性罪仍然存在;而取相忏则可以双灭遮性二罪,自然是比作法忏殊胜了。
从事于取相忏时,不单只是忏悔,还是一种修行。在不断的礼佛忏悔之下,无形中,就会具足戒行,乃至进入禅定;再由戒行与禅定的功德,而达成了取相忏。
三、无生忏的所依所治:
取相忏虽功效比作法忏来得殊胜,但仍然不够究竟。
取相忏与作法忏都是建立在有恶业(罪业)的前提下,来从事忏悔的。因为有恶业——承认自己造了恶业,所以,必须忏悔,以求消除恶业。这种观念,似乎天经地义般,不觉得有什么错;然而,仔细探究起来,就会发现是有问题的。
既然有恶业——恶业是存在的,那么又怎么能够灭除它呢?反过来说,如果恶业是可以经由忏悔而得灭除,那么,这恶业就不是真正的恶业了;否则,在道理上是说不通的。
因为,既是有恶业的存在,又说恶业可以经由忏悔而灭除,这不是自相矛盾吗?存在的,就不可能灭除,它会永远的存在,这才是真正的存在。恶业既然能够由忏悔而灭除,那么,恶业的存在并非是真实、不是有自性的存在。如此,恶业不过是个虚幻的东西;虚幻的,才能够加以灭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214

主题

3825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1741
 楼主| 发表于 2023-7-31 20:28:56 | 显示全部楼层
但是,恶业既然是虚幻的,也就是空的。空的还用忏悔吗?因此,只要我们了解到恶业的真相,知道恶业的不实,无形中,恶业就消失了,不必我们再去忏悔。所以,常被忏悔者引用的《观普贤菩萨行法经》说:“若欲忏悔者,端坐念实相,众罪如霜露,慧日能消除。这段偈所表达的就是无生忏的道理。
无生忏和作法忏、取相忏不同的是:它要从根本上否定罪业的存在,以达到不见罪业,也不用忏悔的境界,而自然达成了忏悔的目的。这就需要智慧了,在智慧的观照之下,才能够照见诸法实相,了知罪业不可得,作者、受者更是不可得。所以,无生忏是依慧而设立的。
从戒定慧三学来说,慧的层次是高于定和戒的;慧也是持戒、修定所要达到的目的。同时,戒与定都不是究竟,唯有慧,才是究竟的;戒与定只是修行上要达到慧的一种前方便。
那么,依戒而立的作法忏,和依定而立的取相忏,自然也就不如依慧而立的无生忏,来得究竟与圆满了。
所以,作法忏只能忏除遮罪,取相忏则能忏除遮性双罪,而无生忏除了能忏除遮性诸罪之外,连最重要的五逆罪:杀父、害母、杀害阿罗汉、破和合僧团、恶意出佛身血也都可以忏除。
如:我们在《观无量寿经》看到阿闍世王,这个人在生的时候是造五逆罪,杀父亲、害母亲、破坏佛法,这个罪非常非常之重,那是决定堕阿鼻地狱。
阿闍世王也算是过去有善根,临命终时忏悔,念佛往生。释迦牟尼佛给弟子们讲,阿闍世王往生,他的品位是上品中生,可见得那个品位非常非常之高;极重的罪,也能够有这么高的品位,他是真心忏悔,彻底忏悔。
古时候在印度,(天亲菩萨)早年学小乘,毁谤大乘。以后接受他哥哥的教诲,觉悟了,向佛忏悔,拿着刀准备割舌头。他哥哥止住他:“你割舌头干什么?”“我错了,说了好多坏话毁谤大乘。
他哥哥说:“你过去用舌头毁谤大乘,你今天何不用舌头去赞叹大乘?”他一下就明白了,所以造五百部论赞叹大乘,这叫真忏悔,行动表现。
我们看近代的(蕅益大师)(印光大师),年轻的时候读儒书,谤佛法。到以后明白了,觉悟了,忏悔回过头来,不但不谤佛法,还剃头出家,弘扬佛法,这才叫做真正忏悔。
佛陀在经中说:有两种人在修学佛法上能有所成就,第一种是能如理如法的修行、在工作与生活中不会犯错误;第二种人是犯了错误之后能忏悔。
一个人有缺点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犯了错误,没有悔过之心,这种人才是最可怕的。所以,当我们犯了错误之后,一定要诚心忏悔,痛改前非,保证以后不再犯了,这样在修学佛法上才能有所成就。
所以普贤菩萨的愿力是众生不尽,忏悔不尽。众生是业,他要把所有业都忏悔掉!
每天很认真的反省,把毛病找出来,改掉,叫忏悔。
平常的人都知道把生活的环境打扫干净,然而很少人注意到打扫自己心灵的环境、清洗自己不良的行为,清除自己思想和言行上的污垢。
由于无始以来,我们有很多烦恼,造下了很多罪业,我们被贪瞋痴污染得一塌糊涂,如果不用真心忏悔去清洗自己被烦恼污染的心灵,那我们的心灵将是一个什么样子呢?如:就像一件十分漂亮的时装,本来很干净,如果穿一段时间,穿脏了,脱下来也不洗,往那里一放,过几天再穿,再脱;再穿,永不洗;过一段时间,拿出来闻闻再穿,时间长了,已经脏得不能再脏、臭得不能再臭了,然后就这样一直穿下去,一次也不洗。你想这件衣服将会是一个什么样呢?
我们的心也像新衣服一样,本来很干净,因为有了贪瞋痴的原因,使我们造下了许多罪业。如《业报差别经》曰:“若人造重罪,作已深自责忏悔更不造,能拔根本罪。谓悔谢罪过而请求宽恕。即作罪或犯罪时,皆应忏悔,始得除罪而清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214

主题

3825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1741
 楼主| 发表于 2023-7-31 20:30:31 | 显示全部楼层
忏悔,是一个清洗过去心灵的污秽,以获得净化和再生的不间断过程。一个不忏悔的人,是无法在心灵上有所进展和进化的,因为不忏悔,意味着心灵的停滞和继续染污;不忏悔,意味着以前的过错没有消除,而新的过错又将源源不断的产生。烦恼污染我们的心灵,罪业带来生命的痛苦。
因此,我们现在学习普贤菩萨的第四大愿忏悔业障,真正忏悔了觉悟了,增长愿力和正知正见,就会少造业。如忏悔完了还是以前那样,忏悔也是假的,白忏。
因果是这个世界上最公平的,不要认为做什么坏事可以逃脱惩罚,你犯下的任何错,都会形成业报,因此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懂得忏悔,明白因果,才能逐渐与佛心相应,才可以净化我们的心灵,为自己积累善根福德资粮。那么,如何正确忏悔?如何忏悔才会消业障、修功德呢?
一切唯心造,忏悔重在心念,罪从心起将心忏。做错了事,要真心忏悔,并发誓永不再犯同样的错误,这样忏悔才会有用。忏悔消罪业,并不是说我们可以随便造业,只要事后忏悔就行。若你没有从错误中真正洗心革面,发露忏悔,只是一时应付,那么忏悔不但没有福报,反而造业更重、更深。
在佛门里,主要有两种忏悔方式。一心称念佛号,会得到佛菩萨很大的加持力,是最能够得到佛菩萨感应的一种忏悔方式,非常有助于大众消除业障、培养福德。
另一种忏悔方式就是行善布施。佛门里有一句话,“莫疑积德天不见,百年顷刻回头见,积善之人,福虽未至,祸已远离;造恶之人,祸虽未到,福已远离。
佛陀一直教导诸佛弟子要积德行善,常行布施,多放生、吃素,救济穷苦,行菩萨道。所谓“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恶之家必有余殃”,只有善心善念善行,才能改善自我的命运。
大心的力量超过一生泛泛悠悠的业力,所以就能够念一声佛消八十亿劫生死重罪。我们要用至殷重的心念至极慈悲的万德名号,这是用实相的心念实相的名号。实相的名号就有光,八十亿劫生死重罪就像是黑了八十亿劫的房子,当你念佛的光进去了,黑暗马上就没有了,就是这样的道理!
《楞严经》“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里面所说的,“都摄六根,净念相继”,是最彻底、最究竟的忏悔法,这是诸位一定要知道的!阿弥驼佛!摘自 《末法时期如何如理如法修行集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地藏莲社

GMT+8, 2024-4-27 16:38 , Processed in 0.052063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